Google Core Web Vitals 是什麼?網站速度優化實戰,提升使用者體驗與排名

想像一下,您走進一家裝潢精美、菜單誘人的餐廳,但點餐後等了 40 分鐘主菜才上桌,服務生對您的呼喚反應遲鈍,而且剛想用餐,桌子還突然晃動了一下,飲料差點打翻。您還會想再來嗎?

您的網站也是如此。即使內容再有價值(菜色再美味),如果使用者在瀏覽過程中感到等待、遲鈍、不穩定,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離開。
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並量化「使用者體驗」,Google Search Console 推出了 Core Web Vitals(網站核心指標)。這不僅僅是一組技術數據,更是 Google 用來衡量您網站是否「待客友善」的關鍵標準,並已正式成為影響 SEO 排名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本篇指南將深入淺出地為您解析 Core Web Vitals 的三大核心指標,解釋它們為何至關重要,並提供具體可行的優化建議,助您打造一個使用者與搜尋引擎都喜愛的網站。


為何 Core Web Vitals 對 SEO 與使用者體驗至關重要?

在探討技術細節前,我們必須先理解其背後的「為什麼」。

  • 從使用者角度: Core Web Vitals 直接對應了使用者瀏覽網頁時最直觀的三種感受:
    1. 載入速度感: 「這個頁面看起來要多久才能用?」 (對應 LCP)
    2. 互動流暢度: 「我點擊按鈕或輸入內容時,網站有反應嗎?」 (對應 INP)
    3. 視覺穩定性: 「頁面上的元素會不會在我閱讀或點擊時突然跳動?」 (對應 CLS)
      一個在這些指標上表現良好的網站,能給予使用者流暢、愉悅且無挫折感的體驗,從而增加他們停留、互動與轉換的意願。
  • 從 SEO 角度: Google 的終極目標是提供使用者滿意的搜尋結果。因此,在 2021 年推出的「網頁體驗更新 (Page Experience Update)」中,Google 已明確將 Core Web Vitals 作為排名訊號之一。這意味著,在內容品質相當的情況下,擁有更佳使用者體驗(即更好 CWV 分數)的網站,將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搜尋排名。

深入解析:Core Web Vitals 三大核心指標

自 2024 年 3 月起,INP 已正式取代 FID,成為衡量互動性的新指標。

1. LCP (Largest Contentful Paint) – 最大內容繪製

  • 它測量什麼? 頁面載入速度感。具體來說,是從使用者請求網址開始,到可視範圍內「最大」的圖片或文字區塊被完整呈現在螢幕上所需的時間。
  • 為何重要? LCP 直接反映了使用者感知到的「主要內容」出現速度。一個快速的 LCP 能讓使用者迅速感覺到「這個網頁是有效的」,從而降低跳出率。
  • 評分標準:
    • 良好: ≤ 2.5 秒
    • 需要改善: > 2.5 秒且 ≤ 4.0 秒
    • 差: > 4.0 秒
  • 常見元兇: 伺服器回應緩慢、未經優化的巨大圖片檔、阻塞渲染的 JavaScript 和 CSS。

2. INP (Interaction to Next Paint) – 互動至下一次繪製

  • 它測量什麼? 網站的互動流暢度與即時回應能力。它會觀察使用者在頁面上的所有互動(點擊、輕觸、鍵盤輸入),並測量從互動發生到螢幕上出現視覺回饋(例如,選單展開、商品加入購物車)所需的時間。INP 會取用整個頁面生命週期中,最長的那次互動延遲時間作為代表值(忽略極端離群值)。
  • 為何重要? INP 取代了只測量「首次」互動延遲的 FID (First Input Delay),能更全面地反映整個使用過程中的流暢度。一個低的 INP 代表網站反應靈敏,使用者每次操作都能得到即時反饋。
  • 評分標準:
    • 良好: ≤ 200 毫秒
    • 需要改善: > 200 毫秒且 ≤ 500 毫秒
    • 差: > 500 毫秒
  • 常見元兇: 主執行緒被過於繁重的 JavaScript 任務長時間佔用、複雜的 CSS 選擇器、過於龐大的 DOM 結構。

3. CLS (Cumulative Layout Shift) – 累計版面配置位移

  • 它測量什麼? 頁面的視覺穩定性。它計算在頁面載入過程中,所有非使用者預期的版面配置位移分數的總和。簡單來說,就是頁面上的元素(如圖片、廣告、按鈕)是否會在使用者觀看時意外地跳動。
  • 為何重要? 突如其來的版面位移會帶來極差的使用者體驗,使用者可能正要點擊一個按鈕,卻因為上方突然載入的廣告而點到別的地方。這極具干擾性且令人沮喪。
  • 評分標準:
    • 良好: ≤ 0.1
    • 需要改善: > 0.1 且 ≤ 0.25
    • 差: > 0.25
  • 常見元兇: 沒有設定尺寸屬性(width/height)的圖片或影片、動態插入的廣告或 iframe、導致字體閃爍或變形的網頁字型 (Web Fonts)。

基礎優化實戰建議

了解了指標後,我們該如何動手改善?

優化 LCP 的建議:

  1. 優化圖片: 這是最立竿見影的方法。使用工具壓縮圖片大小、轉換為現代格式(如 WebP 或 AVIF),並根據使用者裝置提供不同尺寸的響應式圖片。
  2. 升級主機或使用 CDN: 確保您的伺服器能快速回應(縮短 TTFB – Time to First Byte)。使用內容分發網路 (CDN) 可以讓全球使用者從最近的節點載入資源。
  3. 延遲載入非關鍵 CSS/JS: 將非首屏渲染所必需的 CSS 和 JavaScript 設為延遲 (defer) 或非同步 (async) 載入,避免它們阻塞主要內容的繪製。

優化 INP 的建議:

  1. 審核並優化 JavaScript: 使用 Chrome 開發者工具的 Performance 面板,找出執行時間過長的 JS 任務。將這些長任務分解成多個小任務,讓瀏覽器有空檔回應使用者互動。
  2. 減少主執行緒工作: 對於非緊急的計算任務,可以考慮使用 Web Workers 在背景執行緒中處理,避免佔用主執行緒。
  3. 避免過於複雜的 DOM: 一個頁面中過多的元素會增加渲染和計算的複雜度,盡量保持 HTML 結構的簡潔。

優化 CLS 的建議:

  1. 為圖片和影片設定尺寸:<img><video> 標籤中,務必加入 widthheight 屬性。這樣瀏覽器在載入媒體前,就能預留出正確的空間。
  2. 為廣告和嵌入內容預留空間: 如果您有動態載入的廣告或 iframe,請使用 CSS 為其設定一個固定尺寸的容器(例如,min-height),防止它們載入後將下方內容推開。
  3. 管理網頁字型載入: 使用 font-display: swap; 屬性,讓瀏覽器先用系統字體顯示文字,待網頁字型下載完畢後再替換,避免因字體載入造成的空白或版面位移。

結論:將使用者體驗內化為開發文化

Core Web Vitals 不是一個可以「完成」後就置之不理的任務清單。它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,要求我們在網站開發的每一個環節,都將使用者的真實感受放在首位。

您可以透過 PageSpeed Insights 等工具進行單次檢測,但要獲得基於真實使用者數據的長期監控,Google Search Console 是您唯一且最權威的工具。它能為您展示網站整體的 CWV 表現趨勢,並指出哪些 URL 群組需要優先改善。

透過持續監控並優化這三大核心指標,您不僅是在討好 Google 的演算法,更是在打造一個真正尊重使用者時間、提升品牌信任度的優質網站。這份對體驗的堅持,最終將回報在您的使用者滿意度和搜尋排名之上。

深入了解:想精通這個必備的官方診斷工具嗎?請閱讀我們的《如何使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?技術 SEO 必備的免費診斷工具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